武洪冉,男,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年毕业于赤峰学院中医学系;中医执业医师
自幼爱好中医,自学大塚敬节先生和刘渡舟先生著作多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内蒙古中医院和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进修学习针灸、推拿。2021年拜师于北京名医李建民教授门下,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中医。
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及临床经验总结,越来越喜爱中医,立志以“熟读经典,多临证,问道明师,有悟性"为初心,发扬针药优势,传承中医文化。
临床擅长运用针灸、推拿结合药物治疗各种痛症(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和肌肉软组织方面疾患)。对肾病、急慢性肝炎、心悸、失眠及男女不孕不育有一定的研究。下面对这个病的简单的思路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颈椎病医案刘某,女,35岁,初诊1月10日就诊
【现病史】颈椎疼痛3日余,伴有手指麻木,查体(经颈椎X线检查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5/6椎间隙狭窄。)脉脉浮弱,轻取即得,但按之无力。腹诊心悸,腹主动脉搏动感明显。易出汗,怕风。身体消瘦,面色苍白缺乏光泽。
【诊断】为项痹,证属风寒湿邪留滞经络,气血闭阻不通。
【针灸治疗】针灸每日一次
【穴位】处方:1:重子、重仙留针30分,针刺同时活动颈椎;2:针刺后溪、中渚穴不留针,针刺4日后用炁针疗法;3:炁针治疗(2天一次)3次后症状全无
【中药处方】桂枝加葛根汤加减
葛根20g、桂枝10g、白芍15g、桑枝30g、鸡血藤30g、钩藤30g、生姜9g、炙甘草 6g、大枣12枚,七剂,每日1剂,水煎服。
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葛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桂枝则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的作用;桑枝、鸡血藤、钩藤均具有抗炎、镇痛的效果,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受累椎节受累颈脊神经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改变C3-C4 C4脊神经枕外隆突附近的皮肤颈上肌、岗上肌无反射改变C4-C5 C5脊神经上臂外侧,尤其是三角肌侧方三角肌、肽二头肌等肱二头肌反射,早期活跃,后期减弱C5-C6C6脊神经前臂外侧、拇指和食指(麻木)桡侧仲腕肌、肽二头肌、前臂旋转肌群桡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早期活跃,中,后期减弱或消失C6-C7 C7脊神经中指感觉麻木伸腕、伸指肌群及肱三头肌等肱三头肌反射C7-T1 C8脊神经前臂尺侧皮肤、小指、无名指感觉麻木手部小肌肉反射无影响桂枝加葛根汤是经典的太阳病方,传统的调和营卫、解肌升清方,具有止汗、松项背、利头目的功效。桂枝加葛根汤证以头项强痛、自汗为临床特征,多用于发热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以及五官科疾病。
【组成】桂枝五两,生姜八两,甘草二两(炙),葛根八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服八合,日三,温覆取汗。
【注】桂枝加葛根汤有三个版本。①《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组成与葛根汤相同;②宋代林亿等认为有误,应该是桂枝汤加葛根;③上方录自《外台秘要》 卷第十四。
《外台秘要》桂枝加葛根汤用药特点:①桂姜量大:桂枝五两、生姜八两;与桂枝汤中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相比,桂姜量大。②葛根量大:葛根八两,与葛根汤中葛根四两相比,葛根量多一倍。
二、经典方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疗中风身体烦疼,恶寒而自汗出,头项痛急。(《外台秘要》)
桂枝加葛根汤临证经验1、反汗出恶风许宏说:“葛根汤中有麻黄,乃治项背强几、无汗恶风者,此发散之方;桂枝加葛根汤中无麻黄,乃治项背强几,反汗出恶风者,此乃解肌之方也。是此无汗与反汗出二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金镜内台方议》)这里提示反汗出恶风在识别方证中的重要地位。自汗恶风是一个证候群,即容易出汗,动辄汗出,并有畏风怕冷等。这与桂枝汤证相符,而与葛根汤证的“无汗恶风”相反。“汗出恶风”不是一个即时性的症状,也是一种体质状态,其人易出汗,出汗过多可见疲劳、心悸、头晕;其人皮肤白皙湿润;其人怕风,对寒冷敏感,容易感冒,遇风打喷嚏等,均是桂枝加葛根汤的适用人群。
2、项背强项背强提示桂枝加葛根汤证有肌肉的拘急感,尤其是头面部、肩颈部的疼痛不适感。项背乃至腰腿的拘急感,头痛、头晕以及五官功能的迟钝失灵。
3、脉浮弱此为桂枝汤证的重要指征。“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太阳病 ....…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45)“太阴病,脉浮者….….宜桂枝汤。”(276)“病人烦热...…脉虚浮者 ....….宜桂枝汤。”(240)本方证有桂枝汤证的汗出恶风,理应有脉浮弱,并有心悸、脐跳等。
经典原文通过矛盾症状的提示,强调了桂枝加葛根汤证的识别要点在于“汗出恶风”,可以 理解桂枝加葛根汤证是桂枝汤证和葛根证“项背强”的组合。中医传统解释有“风盛于表”(许宏)、“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李培生主编寒论讲义》)。
三、适用人群本方适用人群以脉浮弱、汗出怕冷者多见,面黄黯、憔悴、消瘦的中老年人更多。
1、面黄黯、憔悴、消瘦体型中等或消瘦,面色苍白或黄黯,憔悴,缺乏光泽。容易出汗,怕风。中老年人居多,瘦弱的年轻人及儿童也有。
2、舌黯紫舌淡红或黯紫,或黯红而不鲜活。
3、脉浮弱脉浮弱,轻取即得,但按之无力。常有心悸,腹主动脉搏动感明显。
4、经常头晕痛、肢体震颤常有头晕头痛,或头项腰背拘急无力,或手足抽搐或震颤;或思维迟钝、言语艰涩,或失眠多梦,或健忘,或烦躁;或口眼喝斜,或视物模糊,或耳鸣耳聋等。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等。
四、适用病症以头痛头晕、五官失灵、项背部拘急为表现的疾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风寒感冒2、柔痉3、缺血性头晕4、脑梗死5、缺血性耳鸣6、缺血性眼病7、颈椎病
五、方证鉴别1、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
两方均能治疗耳鸣耳聋。但本方证慢性病多,来势较缓;彼方证急性病多,来势较急。本方证有汗出,彼方证无汗。体格上,本方证人柔弱,彼方证人强壮。
2、桂枝加葛根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
两方均能治疗颈椎病麻木。但本方证人多瘦弱,而彼方证人多肥胖。本方多无浮肿,而彼方多有面浮足肿。
六、参考用量葛根40~80g、桂枝15~30g、赤芍15g、炙甘草10g、生姜40g或干姜10g、红枣20g。
以水700mL,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